【JD-YJ2】山東競道廠家攜手共創,讓每一刻都閃耀企業光輝!
自動雨量監測系統是用于實時采集、處理與傳輸降雨數據的關鍵設施,其技術規范與安裝流程直接關系到數據質量及系統運行穩定性。
在技術規范方面,系統核心組件雨量傳感器需符合翻斗式結構標準,單次翻轉對應0.2毫米降雨量,誤差范圍控制在±2%以內。數據采集終端應具備多通道接入能力,可同步記錄降雨量、起止時間及瞬時強度,存儲容量不低于5000組歷史數據。通信模塊需支持GPRS、北斗短報文雙模式傳輸,確保在無公網覆蓋區域仍能完成數據回傳。供電系統采用太陽能與蓄電池組合方案,太陽能板功率根據日均日照時長配置,蓄電池容量需滿足連續7天陰雨天氣下的系統運行需求。設備外殼應選用不銹鋼材質,防護等級達到IP65標準,可在-30℃至60℃環境中穩定工作。
安裝環節需嚴格遵循規范流程。選址應避開高大建筑物、樹木等遮擋物,確保傳感器上方2米范圍內無障礙,接收有效降雨面積。安裝支架需用混凝土澆筑固定,水平誤差不超過±1°,防止因傾斜導致測量偏差。雨量傳感器安裝高度距地面1.5米,與數據采集終端間距不超過10米,以減少信號衰減。通信天線應垂直固定于開闊位置,周圍3米內無金屬物體干擾。系統接地電阻需小于4歐姆,避免雷擊損壞設備。
調試階段需完成傳感器校準、通信參數配置及數據比對測試。使用標準量杯向傳感器注水,驗證數據采集終端記錄值與實際注水量的一致性。通過中心平臺遠程讀取設備狀態,檢查通信鏈路穩定性。系統運行后,需定期清理傳感器翻斗內的雜物,每季度檢查蓄電池電壓及通信信號強度,確保各組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。